云南边境的奇特村寨,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
>首页 -> 社会专题 -> 游山玩水 2010-07-12 来源:搜狐网 作者: 【】 浏览:749

云南临沧市的沧源县地处偏远,直到解放前还一直处于原始社会,解放后一举过渡到了现代社会,但也留下了极多原始社会的印记,让它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原始风貌。沧源与缅甸有着漫长的国境线,就在这边境沿线,存在着让人惊叹和意想不到的民俗遗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将沧源的翁丁大寨,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广允缅寺

不争不显不露

广允缅寺又称学堂缅寺(缅寺即佛寺), 因滇西毗连缅甸,佛教由缅传入,故当地人都习惯把佛寺叫缅寺,寺庙与“西双版纳景洪曼飞龙白塔”和“勐海县景真八角亭”并列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古建筑,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寺不收门票,但接受布施捐赠,去到这里你就会发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建筑,而是这个寺庙只有一个僧人,不争不显不露。

董宗林

遗世独立的国画长廊

要看董棕林,最佳的地点就是县城北面的“班考十七组”(村子名称),这里有董棕林和国画长廊,风景如画优美,驱车半个小时就可到达。 山崖上下董棕林非常密集,大概生长着上千株,董棕树高约15到20米。董棕树惯长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脚坡上,无论坡度有多大,它还是那样的笔直挺拔。董棕树的寿命一般在一百年至二百年之间。到生长的后晚期,便会从树尖的树叶开始脱落,就像脱发的老人。当破开时,人们发现除内有腹丝之外,大都是空的。

天坑

是遗产不是“大坑”

沧源天坑群位于崖画谷风景区中段半山腰,海拔有1300米,从通往崖画的山路岔口乘车,30分钟能够达到,盘山路是土路。路上可以看到有改良后的佤族新村,非常整齐的排列在山坡上。山下是完全无法看清的,只有站在天坑边缘或高空航拍,才能看清楚天坑的巨大规模。沧源天坑于2007年被发现,如果从山下走上来,起码需要3个多小时,至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天坑周边更多的是树木丛生,前面只开辟了一片简易停车场,坑口修建了简易栈道和一个观景小房子。

沧源崖画

历史就这样变成传说

距离县城40多分钟车程的崖画谷,那里有着距今3500年历史的崖画,古代先民通过这些生动的崖画图案,将神与天地,以及先民的生活场景刻画出来,有种与先祖的对话感觉,这里的崖画中蕴含着我们无法准确诠释的众多秘密。沧源崖画甚至会随日照时间、天气阴晴、干湿冷暖等因素不断地变幻色彩,当地佤族和傣族人说它是“一日三变,早红午淡,晚变紫”。据说科学分析,崖画涂绘的颜料中有赤铁矿颜料和牛血混合等,现代颜料还无法仿制这个效果。

司岗里溶洞

五彩斑斓的探险

“司岗里”是佤族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神秘的“司岗里”,含义为葫芦、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沧源古时又称“葫芦王地”,是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传说诞生的地方。这些可爱的佤族男男女女正是从司岗里山洞中走出来的……溶洞分为主洞和之洞,有多个规模宏大的洞厅。洞中的这些化学沉积物非常丰富,有石笋、石柱、石钟乳、穴珠、流石坝、石幔、石葡萄等。它原是一条古老的地下河流,溶洞是由于地壳运动,地层变迁,河水改道而成。

勐冷天池

即将开发的国家森林公园

勐冷天池就在去翁丁的道路上,属于刚刚准备开始开发的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进入森林道路后,道路两旁参天的大树非常吸引人,开车在森林公路蜿蜒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到勐冷天池。虽说叫勐冷天池,其实湖泊尽头是一座水坝,湖泊面积很大,了解附近的地形,只有请出航拍器升空进行查看。这里附近有不少港汊,湖泊的尽头是一座大水坝,附近森林植被没有遭受过任何砍伐和破坏,非常自然原始,都看不到森林四周边际,这里是一片绿色净土。

嘎多

月亮古寨

嘎多并不是旅游景点,是非常淳朴的佤族边境村寨,平时不会有游客前来,处于比较原始的生活形态。沿途道路都是土路,就算是越野车也开的非常颠,在山坡高处可以看到对面边界缅甸房子和农田。嘎多村学校里的学生有200多人,原来是周边缅甸的孩子很多也来这里读书,所以学生众多。在佤邦,目前用的都是中国三大运营商的电话信号,佤邦人的手机号码多是临沧的,佤邦和果敢等地很多东西和中国走的很近。

沧源佤文化的精华,是在“翁丁大寨”。

翁丁距离沧源县城30多公里,50分钟车程可到,这里是云南省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保护区。佤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语当中的意思为“住在山上的人”,佤族村寨多借山势而建。翁丁整个村寨保护的非常完好,这里有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男耕女织,草屋林立,看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听一声又一声鸡鸣狗吠…….

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翁丁村,你会好奇这里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最古老的原始部落吧!

走近古寨的沟沟巷巷,时不时的会被一角一落所吸引。

尤其是村里的老人们,不分男女都是叼着一支烟袋。

在翁丁村有一个著名的拉木鼓仪式——一种粗矿朴实的原生态祭祀仪式:当杀鸡祭鼓之后,一人站在横倒的木桩上,前后各有两列队伍拉起拴在木桩上的绳子,边唱边拉,前面的向前多走几步,后面的往后拉几步,一直将木桩拉到空地里一棵300多年的大树下面。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都是不断的歌声。

然后木鼓敲起来,铜锸打起来,佤族的男女老少随着音鼓声载歌载舞,呐喊欢呼。

拉木鼓是阿佤人重要的宗教仪式,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凝聚人心、追求幸福、表现强悍、抒发热情的文化传统得以弘扬光大,可以说,拉木鼓节就是佤族的狂欢节。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不去旅行,你永远不知道中国有多美 下一篇谁说戈壁没有看头?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