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师:“当下中国城市千城一面令人遗憾”
>首页 -> 社会专题 -> 时尚酷玩 2010-07-19 来源: 作者: 【】 浏览:757

去年以来,随着国内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一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而马丁和他的国外建筑师同行在中国大地,可谓马不停蹄。9月初,作为上海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主持的重庆市地标性建筑——重庆科技馆刚刚开馆,紧接着中标的太原钟鼓楼项目可行性论证又获通过。

近几年来,随着“巨蛋”、“鸟巢”以及被一些人称为“大裤衩”的央视新址大楼等一批超大型当代建筑陆续亮相,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可谓“毁誉参半”。中国是否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在不久前举行的2009中国城市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河北省城市规划建设博览会上,本报记者与这位在中国有15年从业经历的法国建筑师,进行了一次面对面交流。

中国青年报:几年来,随着央视新址大楼等大型建筑在北京落成,中国为世界建筑界所瞩目的同时,也有声音质疑,中国是不是成“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了?

马丁·罗班:这些建筑师并不只是在中国建造这样宏伟的建筑。“巨蛋”、“鸟巢”也是因为建在中国,中国人才对此议论较多。另一方面,这些标志性建筑确实做得好,所以才受到关注。

我并不认为中国成了世界建筑师的试验场。对于一个大型建筑来说,每个技术的突破和难题的破解,都是一次试验。全世界都是好建筑的试验场。

中国青年报:前不久,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建筑师库哈斯的央视新址大楼的设计理念源自生殖崇拜,引发很多中国网友热议。你是怎么看的?

马丁·罗班:据我所知,在日本曾有比这个更夸张的建筑。一个高层建筑是金黄色的顶,被人们看成像粪便似的东西,后来日本人认为不雅观,把它拆除了。对于央视新址大楼的这个说法,只是个传闻。不过,即便真是如此,我也不认为这是很严重的事情。这只是设计师的自由表达。每栋建筑都应讲述它自己的故事,而中国绝大多数建筑都缺乏故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央视新址大楼至少有了一个关于它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在新近落成的中国大型建筑中,哪些是比较成功的?

马丁·罗班:所有作品我都可以指出它们不满意的地方。一个建筑要涉及几十个学科,数百名工作者高度配合,众多步骤完美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复杂而难以协调。另外,国外设计师到北京,不是为看一个单体建筑而来,他一定是来看整个城市风貌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标志性建筑,在建筑师眼中,城市整体风貌更重要。

中国青年报:在这次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你做了《21世纪城市设计展望》的演讲。在你看来,21世纪的城市和20世纪的城市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马丁·罗班:一百年前说到城市,我们讲得最多的是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很少有人站在人的角度去评价城市。如今我们认识到,城市是为人而建,人才是城市里最重要的元素。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最重要的标准是,当地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对空间是否感觉舒适惬意。所以相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当地人对城市的评价更应被重视。

中国青年报: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设计师,你在工作中,如何尊重上海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的空间感受呢?

马丁·罗班:上海是很有特色的城市。浦西的“老上海”保存得非常好,而浦东又是超现代化的。正是这种对比,包括之前的租界地带等,构成了上海自身的特点。

这次世博会的规划就要体现世博园与城市间的渗透。虽然规划中,我们引入了黄浦江江水,形成一条椭圆形运河,让世博园成为江水环抱的一个人工岛。但世博园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点,我们努力使它成为整个城市平面中有机的一点。

当然,我只是世博园总平面的规划师,并不是每栋建筑的设计师。作为规划师,我们只是把一些基本构架和理念告诉各个设计师。现在就要看上百个单体建筑是否尊重最初的规划理念以及实施质量。

中国青年报:中国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马丁·罗班:有一点是我觉得很遗憾的,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面”。这也是这次“全国城博会”上许多专家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如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我认为,中国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在城市的不同地段,要有不同的中心,在这些中心里,打造标志性的空间、构筑物或者街区,通过这些标志性的点,把整个城市新的面貌和结构勾勒出来。

中国青年报:在新近落成的中国大型建筑中,哪些是比较成功的?

马丁·罗班:所有作品我都可以指出它们不满意的地方。一个建筑要涉及几十个学科,数百名工作者高度配合,众多步骤完美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复杂而难以协调。另外,国外设计师到北京,不是为看一个单体建筑而来,他一定是来看整个城市风貌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标志性建筑,在建筑师眼中,城市整体风貌更重要。

中国青年报:在这次中国城市发展论坛上,你做了《21世纪城市设计展望》的演讲。在你看来,21世纪的城市和20世纪的城市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马丁·罗班:一百年前说到城市,我们讲得最多的是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很少有人站在人的角度去评价城市。如今我们认识到,城市是为人而建,人才是城市里最重要的元素。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最重要的标准是,当地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对空间是否感觉舒适惬意。所以相对于我这样的外国人,当地人对城市的评价更应被重视。

中国青年报: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主设计师,你在工作中,如何尊重上海人在当地文化历史背景下的空间感受呢?

马丁·罗班:上海是很有特色的城市。浦西的“老上海”保存得非常好,而浦东又是超现代化的。正是这种对比,包括之前的租界地带等,构成了上海自身的特点。

这次世博会的规划就要体现世博园与城市间的渗透。虽然规划中,我们引入了黄浦江江水,形成一条椭圆形运河,让世博园成为江水环抱的一个人工岛。但世博园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点,我们努力使它成为整个城市平面中有机的一点。

当然,我只是世博园总平面的规划师,并不是每栋建筑的设计师。作为规划师,我们只是把一些基本构架和理念告诉各个设计师。现在就要看上百个单体建筑是否尊重最初的规划理念以及实施质量。

中国青年报:中国城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马丁·罗班:有一点是我觉得很遗憾的,当下中国城市普遍缺乏自己的特色,以至于从酒店的窗户望出去,城市风貌“千城一面”。这也是这次“全国城博会”上许多专家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如何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我认为,中国城市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在城市的不同地段,要有不同的中心,在这些中心里,打造标志性的空间、构筑物或者街区,通过这些标志性的点,把整个城市新的面貌和结构勾勒出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生物燃料舱使烂尾楼起死回生 成生.. 下一篇韩国将建亚洲最高大厦 将申请环保..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