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天路:青藏铁路“高原病零死亡”纪事组图
>首页 -> 社会专题 -> 历史天空 2006-07-01 来源:新浪 作者: 【】 浏览:726

海拔5068米的世界最高火车站――唐古拉车站(6月11日摄)。历经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十万筑路大军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挥洒万丈豪情,攻克多年冻土,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个雪域奇迹,写下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精彩一笔:青藏铁路建设者凭借超人的吃苦精神、坚强毅力和现代科技打造出九大“世界之最”。 (新华社记者觉果摄)

世纪天路创造九大世界之最 新华社发

千万年来,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世界中不断发展进步,人始终是世界的主人,改造世界的主体。然而,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又有多少亡灵奠基于铁轨之下。

当火车飞驰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地带,人们赞叹着青藏铁路建设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和人类奇迹时,青藏铁路建设“高原病零死亡”的纪录却是最引人瞩目的。

数据表明,青藏铁路开工五年来,参建人数已达14万人次,平均每年近3万人。到2005年底,全线共接诊病人53万余人次,450例高原脑水肿、878例高原肺水肿全部得到有效治疗,没有一人因高原病死亡。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波澜壮阔,震撼世界。中国人心中涌动着振兴中华的豪情。但是,怎么发展却成为带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党的科学发展观这个光辉思想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建设之路,而且把人确立为最珍贵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青藏铁路建设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把保障铁路建设者的生存作为最高准则,用“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的理念,拉开了这一伟大工程建设的序幕……

这是中铁十七局唐古拉山施工区的一名医生通过高压氧舱操作台为舱中职工提供吸氧服务(2003年6月19日摄)。青藏铁路修建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施工环境恶劣。为保障铁路建设者的健康,铁道部和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沿线共设立医疗机构115个,每10公里一座医院,职工生病在半小时内即可得到有效治疗。此外,青藏铁路沿线还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人性化的设施和制度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纪录。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领导者许下了郑重的承诺

2001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建设后,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建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沿线历年平均气压仅为海平面的60%左右,空气含氧量比海平面减少近一半。此外,沿线全年平均温度为零下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5摄氏度。这里年平均相对湿度只有50%左右,最大风速却高达30米/秒以上。

青藏铁路建设者在西藏桑典康桑雪山脚下整道(2005年6月8日摄)。新华社发

历史曾写下这样一组数据:

1973年到1984年,建设青藏铁路一期时,铁道兵七师和十师的10个团在这里共留下了10个烈士陵园,约有400多名战士长眠在这八百里瀚海中。

1954年12月25日通车的川藏公路在建设中共死亡4000多人,平均每公里竖着两座墓碑。

1998年峻工、由上万名建设者建成的兰—西—拉光缆工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很多流行在青藏公路沿线的顺口溜读来令人心惊:“到了西大滩,两眼泪不干”,“到了昆仑山,如进鬼门关”,“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到了唐古拉,死神把手抓”……

在这样一个人类生命禁区,怎么保障施工者的生命安全?

就在青藏铁路开工前,两件事引起了铁道部领导的高度警觉。

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青藏线初测人员在现场指挥长李金城的带领下,于2000年进入现场。9月8日,在对无人区线路的勘测时,遭到暴风雨袭击,被困两天一夜。气温在零下20多摄氏度,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们不得不在泥泞的沼泽中摸黑前进。李金城由于身体缺钾,加上连日来的过度疲劳,躺在沼泽里站不起来,他要求把自己留下,其他同志继续想办法走出无人区,天亮了再派人接他。

2001年4月,担负青藏铁路勘测设计任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所属兰州分院第三勘探队304机组,在山口进行隧道地质钻探,为即将开工的青藏铁路进行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就在这个工点上,304机组雇用的协议工,仅仅在工地上干了两天,就因高原环境恶劣,连工资都不要,就带着对高原病的恐惧连夜悄悄下了山。

青藏铁路还没上马,如此状况怎能保证建设一流高原铁路?

藏族民工在参加青藏铁路的建设(2004年9月23日摄)。新华社发

这样的状况不得不促使人们深入思考。青藏铁路建设要摒弃以前的以工程建设为本的旧思路,实行“让工程服从人”的新理念: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理念,科学的决策,系统的管理,先进的技术解决青藏高原面临的高寒缺氧难题。

在这样一个全新理念下,铁道部开始抓紧研究卫生保障问题,明确强调,青藏铁路建设要实行“以人为本”的方针,把保障建设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位,把建设者作为最为宝贵的资源加以珍惜和爱护,并明确提出了一个目标———“上得去、站得稳、干得好”。要把最先进的防治高原病的医学手段全面用到青藏铁路建设的卫生保障中去,实现高原病“零死亡”。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吕永达当时听到铁道部制订的这一目标时,一度认为这是官样文章。他感到在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肺水、脑水肿防不胜防,怎么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他对实现这个目标深表怀疑。

但是,担负指挥青藏铁路建设的领导都认为,实现高原病“零死亡”是一个必须坚持的目标。没有人心稳定和特别能战斗的建设队伍,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就无从谈起。

经过统一思想,铁道部领导最终下定决心,为人民许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保证青藏铁路建设实现高原病“零死亡”,并把这一承诺固化到正式文件上。

一个中国工程建设史上从未有的———“以人为本,卫生保障先行”的新思路由此诞生!

图表:青藏铁路建设大事记 新华社发

医学专家拉起了严密的保障网

铁道部提出“高原病不死人”也不是脑袋一热就提出的,是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依据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来规划的。

那么人到底能适应高原吗?我们在位于西宁的高原病防治研究中心见到了吴天一院士。他说,高原确实对人有影响,但人对高原的环境是可以适应的,这个适应应该是一个阶梯性的改变过程。高原病主要是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措施得当就会得到控制。

吴天一院士与多位专家根据几十年来在青藏公路和兰—西—拉光缆工程建设中对高原病研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向铁道部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患高血压、冠心病、过度肥胖等不适应高原的人不能进高原;必须要渐进适应,先到西宁,再到格尔木,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制定严格的高山劳动保护制度。一般海拔每升高一千米,劳动等级下降半个,绝不能按照平原的劳动量、劳动时间来要求工人。另外专家还建议,要保证所有的工人都能吃好,睡好,休息好,在营养和生活条件上有所改善,如保证晚上有供热设备,有集体洗澡设备等。

于是建立在严格科学基础之上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由此诞生。采纳众多专家的意见,铁道部和卫生部制定了《青藏铁路卫生保障实施办法》和《青藏铁路卫生保障措施》两个指导性文件。

这是中铁十七局的一名职工在唐古拉山施工区宿舍里吸氧(2003年6月19日摄)。青藏铁路修建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施工环境恶劣。为保障铁路建设者的健康,铁道部和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沿线共设立医疗机构115个,每10公里一座医院,职工生病在半小时内即可得到有效治疗。此外,青藏铁路沿线还建立了17座制氧站,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人性化的设施和制度有效地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纪录。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

这两个文件,被铁道部和卫生部专家认为是体现了国内几十年高原医学研究成果,借鉴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格尔木—拉萨石油管线等高原施工队伍劳动卫生和医疗保障的实践经验,掌握资料全面,提出问题准确,解决方案妥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是在前人的台阶上又跃上了一层。

按照这两个文件的要求,所有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施工单位纷纷行动起来:按施工招标文件史无前例地建立起工地卫生所和工地医院,担负起施工现场的医疗、预防、保健、初期抢救和传染病疫区处理;参加了高原卫生保障知识讲座,并且所有职工人手一册《青藏铁路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手册》,在建设中严格执行高原铁路施工的劳动强度分级和作业时间,甚至连身体各部位该用什么标准的防护用品也都照章遵守,工地食堂还按规定的高原工作人员每天食物摄取量为职工进行营养配餐。

一个能够快速、及时、有效救治危重病人、覆盖青藏铁路建设沿线的三级医疗卫生保障网络体系也迅速建立起来:以格尔木铁路医院和西藏军区总医院为依托,建立起6个三级医疗机构(或派出机构),23个二级医疗机构(工程局指挥部工地医院),115个一级医疗机构(施工项目部卫生所),医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比例高达1.5%—2%。全线还配备了常规医疗设备3900多台,设置大型制氧站17个,购置高压氧舱25台。完善的医疗救治网络在20分钟内可对施工现场伤病员进行初步救治,在两小时内就能完成往三级医疗机构转送的所需病员。

同时,各参建单位还严格掌握高原准入标准,对上山职工实行体检筛选制度,进行阶梯式“习服”适应和工前、工中、工后体检,医务人员昼夜坚持巡诊及夜间查铺制度,及时救治、下送高原病患者。为降低劳动强度,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免费提供医疗、抗缺氧药品和劳保用品、提高饮食标准,改善住宿条件等等。

正是在医学专家和管理者的努力下,一张严密的卫生安全保障网织好了……

科技精英增加了高原“氧浓度”

青藏铁路南山口车站的铁路工人在拆除旧枕木(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氧气只有人体所需的一半,而这又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氧气的减少对生命的各个活动过程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虽然说是机械化施工,但不可能完全机械化,还有很多做体力活的工人,因此也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缺氧问题。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吕永达回忆说,铁道部领导认为,因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面临着严重缺氧,所以应该把国内最好的卫生条件都挖掘出来,应用在职工的生命保障上。比如高压氧舱、多功能的生化检测仪等等,并且前所未有地将这些也写在制定标准的标书里。

于是平原上的高压氧舱上了高原,全线在处于施工高潮时,曾设有25个高压氧舱。缺氧的病人在高压氧舱里很快就能恢复得像在海平面一样,在迅速得到缓解后,争取到了送到低海拔治疗的宝贵时间。除治疗外,高压氧舱甚至被普遍用在保健上。

18军医院在帕米尔高原上研制的一氧化氮技术、第四军医大学的高压氧液技术也都搬到了高原。

这些氧气使用技术都是首次运用于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建设者还首创了高原制氧技术。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全长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轨面海拔高度为4905米,是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主峰5700米,这里有“到了风火山,进了鬼门关”之说,空气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50%,年平均气温零下7摄氏度,最低温度零下41摄氏度,地下冰流厚度在900米至1300米之间。

这里的空气含氧量比人类生存的最低极限还低0.13千帕。承担隧道施工的中铁20局同高校、全国科研单位联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高原制氧站,实现了在隧道内弥漫式供氧,等于把海拔高度降低到1200米,填补了世界高原制氧技术空白。这项“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供氧系统研制与应用”科技成果,填补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术的空白,当年被评为“中国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高原制氧技术的解决,大大降低了氧气成本,全线紧跟着一下做了16台大型制氧机。

如果说,25个高压氧舱是巍巍青藏高原铁路建设沿线的25个生命绿洲,那么16台大型制氧机,就是给这里输送的16股春风。

指挥长把职工安危装在了心中

图表:青藏铁路建设:汽车“背”火车上高原 新华社发

“让工程服从人”的全新理念受到整个青藏铁路沿线建设单位的共识。所有建设单位纷纷动脑筋,群策群力,保障职工在高原有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让我们实地看看一个工程局的指挥部吧。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上马后,中铁十二局来到了有着上千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这里是长江源头最典型的高山寒漠地带,海拔4600米,气候恶劣,植被稀疏,缺少淡水,人在这里很难生存。

有一种儒雅气度的十二局指挥长余绍水在率领5000多人出征前郑重地向局领导表态:带上去多少人,就带下来多少人。

他们投入1000多万元购买医疗设备,建立医院,仅医生就上来80多位,建起了一流的工地医院。

在无人区安家不能那么随意,首先房屋不能落地生根,如果那样的话,高原冻土就会受到破坏,十二局想出好办法:建“空中楼阁”,用砖把房屋支起来,既不破坏下面的冻土,房屋又美观大方。同时买几十台暖风机取暖,一台2万多元,这样即使外面是零下40摄氏度,屋里仍然能保持零上18摄氏度,为职工营造了一个温暖的春天。

2001年8月,余绍水针对铁道部领导检查工地时说的高原夜间室内温差大,要防止职工起夜上厕所受冻着凉诱发肺水肿,便把夜间上厕所问题当个大事来抓。他冥思苦想,终于从移动的飞机舷梯产生联想,很快设计出一种移动厕所,安装了取暖设备,夜间就接到宿舍门口,白天推到指定地点冲洗干净。职工不再受“狂风吹腚冷,‘方便’患感冒”的死罪了,这等于为职工身体又设置了一道安全屏障。

十二局职工们刚下工地不久,余绍水就发现大家体重都不同程度地大幅下降,最多的达十几公斤。原来是高原反应人本来就没有胃口,再者是山上气压低,氧气少,米饭煮不熟,蒸出来的馒头黏的,炒菜也炒不出味道。余绍水多方探访考察,很快想出“妙招”:把食堂基地建在格尔木!在指挥部格尔木办事处设立食品采购加工中心,将米面做成成品,将鸡鸭鱼肉加工成半成品和卤菜,将新鲜蔬菜择洗干净、分袋封装,每天用冷藏式生活供应车往山上送。不仅“吃饱、吃好、吃得有营养”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节约了山上用水,减少了山上的厨房垃圾,降低了伙食成本。

中铁十二局集团的工地横跨清水河和楚玛尔河,但河水含有的有害物质超标,不能直接饮用,4000多名建设者的生活用水,要到120多公里之外的昆仑山下纳赤台去拉,一吨水成本要100元。“水贵如油”不说,遇到大雪封路、公路堵车,往往吃喝都成了问题。余绍水找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合作,在清水河河畔建起现代化的净水厂,日产完全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的纯净水170吨,从根本上解决了建设者的用水难题。

青藏铁路创造高原病零死亡纪录 新华社发

“让工程服从人”的全新理念使青藏铁路这座新的“长城”,顺利地跃升在高高的喜马拉雅山上。2004年8月,第六届世界高原学会在西宁和拉萨召开。

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秘鲁等23个国家的160位知名高原医学专家对10多万人次青藏铁路建设者高原病“零死亡”感到惊奇,又难以置信。

他们观摩了建在海拔4500米处的中铁十三局集团青藏铁路工地医院,亲眼看见医院各类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感受了大型制氧站、高压氧舱的治疗效果。在建设单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专家们又参观了工地食堂,看着琳琅满目的食品,国际高原医学会前主席约翰威斯特说:“我信了,我是研究高原食谱的营养专家,这些食品营养完全能保障人员在高原地区的体力恢复。”

2006年4月11日,铁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永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新时代我们仍需倡导艰苦奋斗的精神,但是还必须树立一个科学求实的态度,要把艰苦奋斗和科学求实统一起来。青藏铁路建设首先从人的安全、珍惜人的生命入手,这样不仅是对他们的家庭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倡导的、也是我们的责任。

全新的理念、创新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为青藏铁路建设者的生命树立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流的高原铁路,其先进的“让工程服从人”、“生存重于生产”的思想更是为其他行业创新了一个一流的理念!青藏铁路,只有丰碑,没有墓碑。(记者/矫阳 向杰 刘莉)

来源:科技日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陌生的外蒙古: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下一篇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老照片,触目..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