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首页 -> 下载中心 -> 信息社政 [ 录入者:佚名 | 时间:2011-02-27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110次 ] 改变字体:【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比较二十世纪以来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同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的不同。

2.学生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各国不同的国情,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3.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探究历史地认识世界各国多样的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启示。通过合作探究,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敢于表达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2.难点: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差异。

三、教学策略

1.从问题入手,通过十几个问题的设置,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由浅到深、层次剖析,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探究,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

2.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评选学生“思维活跃奖”“积极参与奖”“独特见解奖”。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五张图片,图片主要人物分别有列宁、罗斯福、凯米尔、甘地、毛泽东

师:请同学们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图片反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罗斯福领导美国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政、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革命、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师:20世纪上半叶,各国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历史的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

根据图片说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复习本单元内容,导入新课。看图说话,难度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新课教学

(一)

探究一:新的道路新在哪里

1.出示一张能体现现代化的图片,并且备注:“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这是所有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现代化包括工业化、民主化等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哪些国家是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

2)最早通过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是哪个国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是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最早通过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是苏联

2.教师出示两段文字资料和探究问题:

材料一:维多利亚(18191901)见证了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位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除了养育九个孩子、怀念早逝的丈夫、让遍布欧洲皇室的子孙们称她为“欧洲的祖母”外,在国事上,被认为几乎什么都不做。而恰恰是这位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女王,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了力量,开启了至今都让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295月,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讨论的内容是机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剧院里灯火辉煌,主席台上挂着大幅的苏联地图。报告人每提到一项建设工程,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报告结束时,苏联地图上已经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一千多个迷人的亮点闪烁着。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大国崛起》解说词)

比较材料,说说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相比,俄国十月革命后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新在哪里?

教师:鼓励学生找出这两则资料的关键词句(画线部分),通过同伴之间交流,师生互动交流后,教师总结指出:十月革命后,苏联首创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近代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要引导学生历史地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就是放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两种制度分别在各个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鼓励学生比较上述两则资料,启发学生说说早期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不同:早期资本主义注重经济的自由发展,强调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苏联则是由国家全面细致的干预经济的发展。两种制度在各国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也有各自的弊端

回顾已有知识,快速做出判断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复习学生已有的知识,明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本探究课回避不了的两个基本概念,两种制度的差别是学生急切要求了解的,又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更是教师很难讲解。为了化繁为简,教师精心准备了这两则材料,鼓励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大胆思考两种制度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要及时肯定学生一些有价值的看法,让学生有成就感

鉴于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较浅和社会阅历不够,两种制度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就不需要展开了

新课教学

(二)

探究二:新的道路各不相同

1.出示教材图2-7520世纪初的俄国蒸汽机车制造厂和文字材料国情1

增加注解:社会主义革命指的是护人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摘自百度词条),思考交流并回答:

1)从上图和资料,你能发现当时俄国国情有什么特点?

2)在俄国十月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哪个阶层?

3)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选择了什么道路?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达成以下认识:

1)比较两国国情,可以看出,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拥有庞大的工人队伍

2)工人阶级在十月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3)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俄国在困境时期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依靠工人的力量,走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可能

2.出示教材图2-76土耳其版图收缩图和国情2材料,补充土耳其教育落后的材料,思考交流并回答:

1)从土耳其版图的收缩图和两则资料,你能发现土耳其国情有什么特点?

2)土耳其是怎样选择本国的发展道路?

3)你怎样看待土耳其和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不同?你认为和什么因素有关?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达成以下认识:

1)独立前的土耳其版图不断收缩,民族遭遇空前的危机,而且民族工业薄弱,经济濒临崩溃,教育落后

2)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国父凯末尔的领导下,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完成土耳其的现代化

3)俄国的发展道路贵在创新,土耳其发展道路贵在虚心学习西方,两国发展道路不同,但在当时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两国都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道路

仔细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同伴合作交流,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

仔细观察图片和阅读材料,同伴合作交流,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精心设置问题,由浅到深,层层推进,化难为易,符合学生思维开展的规律,注重问题探究的过程。六个问题设置力求学生有所思、有所言、有所悟。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交流、大胆表达

新课教学

(三)

探究三: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1.出示教材图2-77曾经的探索,思考交流并回答:

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寻找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2)这些探索取得了哪些积极的成果?

3)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是怎样逐层深入的?

在学生独立思考、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后教师总结:“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属于器物层面;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两者都属于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属于思想层面。由此可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中国,对西方社会认识不断加深。这部分内容可以看作是本单元四五两课的总结,鼓励学生温故知新,学会比较、分析、归纳、提升

2.出示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和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思考交流并回答:(1)结合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和革命的特点,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这一道路的

2)比较一下,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有什么异同?

3)和同学讨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

4)回顾曾经的探索,为什么说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达成以下认识:

1)“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选择国民党力量薄弱的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和壮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再夺取城市政权最终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是个农业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革命的成功不能没有农民的支持的国情特点来理解“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在依靠工农力量、开展武装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等方面,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有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是中国革命道路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俄国革命道路是“从城市到农村”(建议启发学生对当时中国和俄国的工业基础、城市敌我力量、农民农村状况等进行比较来理解革命道路的不同。)

3)建议从中国革命领导力量、武装斗争的方式、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等方面分析理解

4)从国内看: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以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失败,决定了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从国际看:引导学生回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决定了中国选择新的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

以上思考题都是在梳理总结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选择新的道路必然性的思考,重在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能够独立思考。至于问题的答案不拘泥细节,力求开放性

独立思考,同伴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大胆展示自己的观点

探究总结: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出示板书,师生总结得出:

1)历史评价方法是把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环境下,看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2)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各国的发展道路的不同,使得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性

教师顺势提升:“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各国应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应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本课探究的重点是正确看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在梳理总结本单元知识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选择新的道路必然性的思考,重在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能够独立思考

重视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探究的深度、思维的活跃度

问题的答案不拘泥细节,力求开放性

课堂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推荐本节课“思维活跃奖”“积极参与奖”“独特见解奖”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重视探究课的评价环节,提高学生探究课的兴趣,关注过程,关注学生主体的理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课内探究课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探究的内容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以俄罗斯、美国、土耳其、印度和中国为代表各国探索本民族发展道路的过程比较,是本单元主题“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的知识梳理和观点提升,涉及知识面广,难点多,理论性强,还需要学生达成一定的思维深度。

探究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本课探究活动的过程是回键所在。本课的设计试图从问题入手,通过十几个问题的设置,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由浅到深、层次剖析,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探究,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是看学生有没有独立思考,有没有合作交流,有没有自己的观点,敢不敢主动表达。如果学生情绪饱满、热情高涨,教师尽可大胆放开,切忌独霸课堂,用自己的讲解替代学生的探究。

本课设计由于问题堆砌,估计学生兴奋度不高,容易疲劳,教师尽量开展些活动,比如通过小组竞争激发学生热情,或者设立“思维活跃奖”“积极参与奖”“独特见解奖”,鼓励学生的参与。

2014-10-09  人教网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一中 谢龙清 卢明周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教学课件 下一篇板书设计: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版权申明: 本站不上传及存储任何影音、图片及有版权的文件,内容均收集及采集自互联网第三方,尤其是各大影音及大型网站的分享平台, 由于系统采集缺陷,难免有疏忽版权及其他问题。如有侵权,请留言、评论或EMAIL告知,待本站修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