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长征目的地是如何确定的----为何落脚吴起镇?(八)
>首页 -> 社会专题 -> 历史天空 2011-04-12 来源: 作者: 【】 浏览:5033

点评明确目标落脚陕北

中央红军走出草地后的一个多月里,政治局在2000里的行军中连续召开会议,这对汇聚领导人共同的智慧,最后统一思想落脚陕北起到了重要作用。毛主席思想作为党内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段时间里也充分体现出来。当年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藏式木楼、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大都已难寻,然而那个艰难岁月中发扬民主的作风和优良传统,还是作为宝贵财富留给了后人。

哈达铺确定长征落脚点和毛主席吟长征诗 ■ 石仲泉

《百年潮》

我们在腊子口稍作停留后继续前进,经过岷县地界去哈达铺。在迭部东北至岷县和宕昌交界地段,仍是高山连绵、蜂峦重叠。这里是岷山山系的最后余脉。岷山虽然主要分布在四川,其主峰雪宝顶(约5600米)在松潘黄龙寺,但它绵延千里,直插甘南境内。红军过的大雪山,均系岷山高峰。这里有座叫铁尺梁子的大山,为迭山主脉东延脊线,从大山系说,也属岷山。铁尺梁子的山体形似突起的前额,故此山的含义为“额中山”,在过去是岷迭古驿道的最大障碍。1972年,政府在此山修了公路,车路从山底至山顶呈藤条状蜿蜒而上,要盘绕27道山梁,长达17公里,绝对高度达1500米。我们的车子盘旋过山,是走长征路以来经过的最险峻的山路之一,也是其绝对高度最高的山峰之一。山顶是迭部与岷县的县界,我们到达山顶时正下着小雨,眺望四周,崇山峻岭,高峰连绵。我们一行站在山巅之上,既有一种将大山踩在脚下的快意,同时与大自然的雄伟相比又不禁感到人的十分渺小,真是沧海一粟。由于山陡弯多,放慢车速,花了近两个小时才过了铁尺梁子。

我们下了铁尺梁子,经过岷县的麻子川——这里是黄河、长江的又一分水岭,属于长江水系的各支流朝东流,属于黄河水系的各支流向西流,一个村子吃两边的水,也算地理上的一个奇观。在这里观看地貌后,到达哈达铺已是9月29日下午1点多了。

哈达铺:获得报纸,确定去陕北

我们到达哈达铺,时间安排的很紧,不能去宕昌县城,县委何书记等领导同志特地赶来哈达铺欢迎我们。何书记介绍说:哈达铺原为哈塔川,因“塔”与“达”韵母相同,后人遂将“塔”呼为“达”,即“哈达川”。“哈达”系藏语,为藏族同胞与客人见面时敬献的白丝礼品。明代在哈达川设铺,故称哈达铺。1935年9月红军来此时,属岷县;解放后划归新成立的宕昌县管辖。哈达铺虽是宕昌县北的一个小镇,但它位于甘南交通线上,是邻近几个县的物资集散地,也是回汉聚居比较集中的镇子,回民甚至比汉人会做生意,因而商贸比较发达。中央红军当年到达这里时,这里有两三千人,镇上有条一里多长的街道,两旁大多是青瓦房,小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川、陕、豫的客商也来交易,货物比较齐全,南北商品都有。红军指战员来到哈达铺后休整了两天。鉴于过草地以来,红军的体力消耗很大,领导通令每个伙食单位改善伙食,让大家吃好,并请驻地周围老百姓一起会餐。每个连队都杀猪宰羊,每顿饭三荤两素。每个单位都请一两桌客,比长征前过年还丰盛和热闹。几个月没吃油盐的指战员痛快地吃了几顿饱饭,还洗了澡、理了发,个个精神焕发,军容为之大振。

何书记说:中央红军在哈达铺活动的资料,我们收集整理得比较全。红军先头部队是1935年9月18日进来的,至整编后的陕甘支队离开,在哈达铺共六天时间。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是21日抵达哈达铺的,他同张闻天住在一家叫“义和昌”药店后院的三间平房里,周恩来与其他领导同司令部一起住在“同善社”内。在中央机关到哈达铺的前一天,毛主席就收到了聂荣臻派通讯员送来的一张7月份的旧《山西日报》,上面载有国民党军队“围剿”陕北刘志丹红军的消息;同时还收到了原一军团侦察连在哈达铺获得的许多报纸,其中也报道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的消息。到哈达铺后,毛主席未进给他号的屋子,就到斜对面的邮政代办所取来一些有关刊登红军活动的报纸,分给其他领导人翻阅。看到有关红军的消息,领导人们极为兴奋,一致认为要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到陕北去,与那里的红军会合。纪念馆有当时任中央红军总部作战参谋孔石泉的回忆材料——《确定长征最后落脚点目击记》,反映了当时红军领导人的心境。孔石泉写道:这个消息给历经磨难,几近绝境的中央红军带来了历史性的契机,就像在茫茫的夜空中找到了指路的北斗。彭德怀高兴地对叶剑英说:“这张报纸来的太及时了,中央已决定下一步到陕北去,去找刘志丹!”22日上午,党中央在毛主席住处召开会议,在分析形势后,初步决定改变原来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计划,到陕北去开创根据地。为了保证红军顺利进军陕北,会议按照俄界会议决定,宣布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辖三个纵队,全支队约七千余人。

22日下午,在老街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大会,毛主席作《关于形势和红军改编问题的报告》。他说:一年来,我们走了两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剿、围、堵,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开会了,这本身是个很大的胜利。但是,国民党还把34万兵力部署在陕、甘追堵我们,这对红军北上抗日是个严重威胁。我们要感谢国民党的报纸,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还说:我们目前人是少了一点,但小有小的好处,目标小点,作战灵活性大。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军下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哩!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

我们在哈达铺参观了红军长征的五处旧址:“义和昌”药铺(前院辟为红军长征纪念馆,后院为毛主席的住室和张闻天的住室)、同善社(中央红军的司令部,包括周恩来的住室)、关帝庙(开干部大会的会址)、邮政代办所和张家大院(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哈达铺时的总指挥部)。

怎样看待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哈达铺选择长征落脚点的决策呢?乍一看来,似乎是一张报纸决定红军命运,纯属偶然性。其实,仔细想来,偶然中寓于必然。因为自离开江西苏区进行长征以来,中央一直想找到一个落脚点。最初是想到湖南西部;后来又想跟红二、六军团会合;黎平会议曾决定以黔北为中心建立根据地;遵义会议又提出向川西发展的设想;在懋功(今小金)与四方面军会师后,三个月来跟张国焘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向哪个方向发展,在哪里落脚的问题,张国焘要南下西进在川康落脚,而中央力主北上东进在川陕甘创建新的根据地。现在得知陕北有块根据地,那里不但有红军,徐海东的红军还去会合,中央改变在川陕甘创建根据地,而决定到陕北去落脚,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落脚点的决定,使中央红军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远征终于有了一个归宿。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8/9/9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毛主席与贺子珍 下一篇中国远征军大溃退:唯一走出野人..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