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如何应对
>首页 -> 社会专题 -> 健康保健 2023-06-14 来源:微信 作者: 【】 浏览:481

2023年6月6日,根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

插播:猴痘病毒最易攻击这三类人

仅仅隔了3天,6月10日,根据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经广东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

..........

这种病毒会死人吗?

肯定会的。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报道,病毒有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中非株致死率是10.6%,西非株相对温和,致死率达到3.6%。

也就是说,即使按照西非株来算,致死率依然达到3.6%以上。

那么,猴痘是不是只在同性恋人群中传播?

有人说了,反正我又不搞基,不怕被传染的。

这种说法正确吗?完全错误。

因为,这个猴痘病毒,其传播途径可不仅仅只是搞基。

它的传播途径有五大种,包括密切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大家要看清楚,性传播只是这里头传播途径中的一种,而且属于尚不能排除状态。

当然,基于目前前期传播的实际状态,男男性行为的同性恋是目前猴痘的主要传播人群,可以确定通过性传播猴痘病毒是肯定的。

实际上,猴痘病毒还有一种传播途径,非常隐蔽。

那就是食物传播。

如果你食用了被猴豆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你食用的这种肉类的动物前身已经感染了猴豆病毒,偏偏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干净,你同样也会感染猴痘病毒的。

病原学

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

·耐干燥、耐低温,在土壤、痂皮、衣被上可存活数月

·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

·紫外线可灭活

·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

传染源

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灵长类偶可感染,感染动物和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传播途径

经粘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人群易感性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临床表现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出现发热等前驱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病程约2-4周。

·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防措施

(1)宣传教育

·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

·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

·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

·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个人手卫生。

(2)疫苗接种

(3)主动就医和及时报备

·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于诊断和治疗。

·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4)限制非洲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进口贸易,减少病毒扩散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诊断

(1)疑似病例

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伴有皮肤黏膜皮疹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项:

①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②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

③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啮齿类、非人类灵长类等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2)确诊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定义者,经实验室检测,猴痘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分离阳性者。

(3)鉴别诊断

主要和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如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登革热等。大部分猴痘病毒感染者伴有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呈离心性分布。此外,还要和皮肤细菌感染、疥疮、梅毒和过敏反应等鉴别。

如何来医治呢?

很不幸,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说法,这种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另外一个更加不幸的消息是?据国家疾控中心的说法,这种病人群普遍易感。

也就是说并不存在某些特定人群由于DNA的不同,他们不太容易感染猴痘病毒。

没有这样的人群,所有的人都非常容易感染这种病毒。

到目前为止,天花疫苗对于这种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相关的保护作用有多么大,目前并没有非常权威的说法。

因为很明显从去年开始爆发到现在,有关保护性的对照实验,很明显是不太可能做完的。

本文来源公众号:星燧本尊 三乡医讯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新冠重症或为未确诊癌症标志? 下一篇甲状腺癌,围困年轻人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